一、聯合行為申請時,應備申請書及申請書內所規定之各種附件一式一份。
二、申請書及表格請用A4格式雙面印製,裝訂成冊,並填寫及上傳公平交易委員會(下稱本會)「結合申報及聯合行為申請線上填報系統」(網址:www.ftc.gov.tw)。
三、所附之文件遇有數量、價格等資料,請標示單位。
四、相關法令規定:
(一)聯合行為之定義
1、依公平交易法(下稱本法)第十四條所稱聯合行為,指具競爭關係之同一產銷階段事業,以契約、協議或其他方式之合意,共同決定商品或服務之價格、數量、技術、產品、設備、交易對象、交易地區或其他相互約束事業活動之行為,而足以影響生產、商品交易或服務供需之市場功能者。
前項所稱其他方式之合意,指契約、協議以外之意思聯絡,不問有無法律拘束力,事實上可導致共同行為者。
聯合行為之合意,得依市場狀況、商品或服務特性、成本及利潤考量、事業行為之經濟合理性等相當依據之因素推定之。
本法第二條第二項之同業公會或其他團體藉章程或會員大會、理、監事會議決議或其他方法所為約束事業活動之行為,亦為本法之聯合行為。
2、依本法施行細則第五條規定,同業公會或其他團體之代表人得為本法聯合行為之行為人。
(二)聯合行為之禁止、例外許可及其核駁期限
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,事業不得為聯合行為。但有下列情形之一,而有益於整體經濟與公共利益,經申請本會許可者,不在此限:
1、為降低成本、改良品質或增進效率,而統一商品或服務之規格或型式。
2、為提高技術、改良品質、降低成本或增進效率,而共同研究開發商品、服務或市場。
3、為促進事業合理經營,而分別作專業發展。
4、為確保或促進輸出,而專就國外市場之競爭予以約定。
5、為加強貿易效能,而就國外商品或服務之輸入採取共同行為。
6、因經濟不景氣,致同一行業之事業難以繼續維持或生產過剩,為有計畫適應需求而限制產銷數量、設備或價格之共同行為。
7、為增進中小企業之經營效率,或加強其競爭能力所為之共同行為。
8、其他為促進產業發展、技術創新或經營效率所必要之共同行為。
本會收受前項但書之申請,應於三個月內為決定;必要時得延長一次。
其中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七款所稱「中小企業」,依本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一條規定,係依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規定之標準認定之。
(三)聯合行為例外許可之期限、負擔及變更
1、依本法第十六條規定,本會為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但書之許可時,得附加條件或負擔。又許可應附期限,其期限不得逾五年;事業如有正當理由,得於期限屆滿前三個月至六個月期間內,以書面向本會申請延展;其延展期限,每次不得逾五年。
2、依本法第十七條規定,聯合行為經許可後,因許可事由消滅、經濟情況變更、事業逾越許可範圍或違反本會依前項所附加之條件或負擔者,本會得廢止許可、變更許可內容、令停止、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更正措施。
(四)聯合行為申請人之規定
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二條規定,事業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但書規定申請許可,應由參與聯合行為之事業共同為之;其由同業公會或其他代理人代為申請者,並應附具代理人證明文件。
(五)申請聯合行為許可應備文件
本法施行細則第十三條規定,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但書規定申請許可,應備下列文件:
1、申請書,載明下列事項:
(1)申請聯合行為之商品或服務名稱。
(2)聯合行為之型態。
(3)聯合行為實施期間及地區。
(4)設有代理人者,其代理人之姓名及其證明文件。
(5)其他必要事項。
2、聯合行為之契約書、協議書或其他合意文件。
3、實施聯合行為之具體內容及實施方法。
4、參與事業之基本資料:
(1)參與事業之姓名、住居所或公司、行號、公會或團體之名稱、事務所或營業所。
(2)事業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,其代表人或管理人之姓名及住居所。
(3)參與事業之營業項目、資本額及上一會計年度之營業額。
5、參與事業最近三年與聯合行為有關之商品或服務價格及產銷值 (量)之逐季資料。
6、參與事業上一會計年度之財務報表及營業報告書(亦可以「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」替代)。
7、參與事業之水平競爭或其上下游事業之市場結構資料。
8、聯合行為評估報告書。
9、其他經本會指定之文件。
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三條第二項規定,申請書格式,由本會定之。
(六)聯合行為評估報告書之內容
1、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四條規定,聯合行為評估報告書,並應載明下列事項:
(1)參與事業實施聯合行為前後成本結構及變動分析預估。
(2)聯合行為對未參與事業之影響。
(3)聯合行為對該市場結構、供需及價格之影響。
(4)聯合行為對上、下游事業及其市場之影響。
(5)聯合行為對整體經濟與公共利益之具體效益與不利影響。
(6)其他必要事項。
2、另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五條規定,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一款、第三款或第八款規定申請許可者,其聯合行為評估報告書除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四條規定外,並應詳載其實施聯合行為達成降低成本、改良品質、增進效率或促進合理經營、產業發展或技術創新之具體預期效果。
3、另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六條規定,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申請許可者,其聯合行為評估報告書除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四條規定外,並應詳載下列事項:
(1)個別研究開發及共同研究開發所需經費之差異。
(2)提高技術、改良品質、降低成本或增進效率之具體預期效果。
4、另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七條規定,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申請許可者,其聯合行為評估報告書除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四條規定外,並應詳載下列事項:
(1)參與事業最近三年之輸出值(量)與其占該商品總輸出值(量)及內外銷之比例。
(2)促進輸出之具體預期效果。
5、另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八條規定,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五款規定申請許可者,其聯合行為評估報告書除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四條規定外,並應詳載下列事項:
(1)參與事業最近三年之輸入值(量)。
(2)事業為個別輸入及聯合輸入所需成本比較。
(3)達成加強貿易效能之具體預期效果。
6、另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九條規定,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六款規定申請許可者,其聯合行為評估報告書除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四條規定外,並應詳載下列事項:
(1)因經濟不景氣,而致同一行業之事業難以繼續維持或生產過剩之資料。
(2)參與事業最近三年每月之產能、設備利用率、產銷值(量)輸出入值(量)及存貨量資料。
(3)最近三年間該行業廠家數之變動狀況。
(4)該行業之市場展望資料。
(5)除聯合行為外,已採或擬採之自救措施。
(6)實施聯合行為之預期效果。
除(1)至(6)應載事項外,本會得要求提供其他相關資料。
7、另依本法施行細則第二十條規定,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七款規定申請許可者,其聯合行為評估報告書除依本法施行細則第十四條規定外,並應詳載下列事項:
(1)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之資料。
(2)達成增進經營效率或加強競爭能力之具體預期效果。
(七)申請聯合行為延展許可應備文件
本法施行細則第二十四條規定,依本法第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申請延展時,應備下列資料:
1、申請書。
2、聯合行為之契約書、協議書或其他合意文件。
3、實施聯合行為之具體內容及實施方法。
4、參與事業之基本資料。
5、參與事業最近三年與聯合行為有關之商品或服務價格及產銷值(量)之逐季資料。
6、參與事業上一會計年度之財務報表及營業報告書。
7、參與事業之水平競爭或其上下游事業之市場結構資料。
8、聯合行為評估報告書。
9、原許可文件影本。
10、申請延展之理由。
11、其他經本會指定之文件或資料。
實施聯合行為之具體內容及實施方法應符合原申請許可之內容,如逾越許可範圍,應重新提出申請。
事業依本法第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申請聯合行為延展時,所提資料不全或記載不完備者,本會得敘明理由限期通知補正;屆期不補正或補正後所提資料仍不齊備者,駁回其申請。
(八)聯合行為申請案之審查
依本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二條規定,事業依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但書規定申請聯合行為許可時,所提資料不全或記載不完備者,本會得敘明理由限期通知補正;屆期不補正或補正後所提資料仍不齊備者,駁回其申請。
另依本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三條規定,本法第十五條第二項所定三個月期限,自本會收文之次日起算。但事業提出之資料不全或記載不完備,經本會限期通知補正者,自補正之次日起算。
(九)罰則
1、依本法第三十四條規定,違反本法第十五條規定,經本會依第四十條第一項規定限期令停止、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更正措施,而屆期未停止、改正其行為或未採取必要更正措施,或停止後再為相同違反行為者,處行為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。
2、依本法第四十條規定,本會對於違反第十五條規定之事業,得限期令停止、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更正措施,並得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罰鍰;屆期仍不停止、改正其行為或未採取必要更正措施者,得繼續限期令停止、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更正措施,並按次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億元以下罰鍰,至停止、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更正措施為止。
3、事業違反第十五條,經本會認定有情節重大者,得處該事業上一會計年度銷售金額百分之十以下罰鍰,不受前開罰鍰金額限制。
4、另依本法第四十條第三項規定,事業上一會計年度銷售金額之計算、情節重大之認定、罰鍰計算之辦法,由本會定之。